白天的星星  

逛書店、看戲看電影,是讓我很愉快的事情。也許是可以窺探他人的心靈世界又不需自身投入吧,總有一種距離的美感。

進電影院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是件很奢侈的事情。因為有空的時候,不一定遇得到想看的電影,找到想看的電影,不一定有兩三小時的時間可以坐在電影院裡。雖然說現在DVD、網路這麼發達,想看的電影,也許過些時候就在DVD店裡、網路上找得到,但我還是喜歡在大銀幕的空間裡吃著爆米花,把自己投身在另一個世界裡兩小時,作這件事情時,我有種脫離現實的快感。更何況,電影院裡的畫面,總會讓我想起大一時,看到自己拍攝的影片在影院理播放時的成就感,無論時代怎進步,就目前來說,影片的解析能力,還是很有競爭力的。

話說這幾天,得空有機會想看電影,問題跟之前說的一樣,我翻來找去,看不到一部我真正想看的。正準備唉聲嘆氣的結束我找尋影片的時間時,我看到了這部『白天的星星』。看看劇情內容,覺得值得一看,也就準備準備出門了。

美秀我認識他是在屏風表演班,那時我還是個剛踏入劇場的小朋友,他已經在劇場界有一定名聲了,那時就覺得這演員挺有實力的、很有笑點。這電影找來他,以免姨角色當切入點,帶領我們看民國八十幾年的山間村落的故事。我挺喜歡導演運用空景來描寫人的心境的手法。但是電影看完後,有點不知所云,仔細想想,也許跟論述的切入點有關。

如果電影一開始是以免姨進入教堂當開場的話,最後在收尾的時候也應把焦點落在免姨這人身上,而非他開的雜貨店上。如果這片子是想呈現八零年代台灣鄉間的純樸生活,我倒覺得可以從雜貨店切入,進而介紹免姨帶出穿梭山間的米多力郵差。這樣的電影讓我想起之前看的香港電影『歲月神偷』這電影同樣用平實手法敘述故事,不過兩者觀看起來有很大的不同,『歲月神偷』裡呈現的情感比較自然,也就是說這電影在鋪陳情緒,一事件一事件的發生時,彼此的轉換是流暢的,所以觀者到後面累積出的情緒能量是大的、很有共鳴的。而這『白天的星星』我知道編劇導演很有心的想營造純樸山間村落,但許多事件的轉換是很彆扭的,甚至是在電影演到三分之一時,我就知道後面會如何了,也許一開始是要鋪一個梗,讓觀者有興趣繼續往下看,但是,以可愛小人物的對話過程,我覺得即使沒有之前的梗,我都願意繼續看下去,鋪了免姨去教堂最前面的梗,我反倒沒有驚喜的感覺。

美秀的演技沒話說,只是可惜了他的演技,全片除了他在教堂裡懺悔時與吉米老師拿給他美國的信時的情緒轉折比較有發揮的空間外,其餘的情緒都是平板的善良好人。反倒是郵差的角色空間比較大,情緒也比較有轉折點。

不過,影片裡的幾句對白,我是蠻喜歡的。『廢棄的鐵道已經沒有火車,並不代表神有離開過』,就像白天的星星一直都存在,只是我們沒看見。說得挺不錯的,就像神一直都在,只是我們有沒有體驗過。不能因為沒有感受過,就說沒有神的存在。

歲月神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ing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